【电子电路】DCDC转换电路(非隔离式)
本文最后更新于23 天前,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过时,如有错误请发送邮件到tudougin@163.com

1. 什么是DC-DC

DC-DC 开关电路(Switching DC-DC Converter)是一种将一个直流电压转换为另一个直流电压的电路,利用开关元件(如MOSFET)高速导通/关断,通过电感、电容储能与滤波,实现高效的升压、降压或稳压转换。

与传统的线性稳压器(LDO)相比,开关电源的最大优势是:

  • 效率高(可达85~95%)
  • 体积小(损耗少、发热低)
  1. 基本组成部分:
名称功能说明
开关器件(MOSFET)通过开关控制输入电压供电给电感
续流二极管MOS关断后为负载提供续流
电感 L储能元件,限制电流变化速度
输出电容 C滤波输出电压,减小纹波
PWM 控制器控制 MOS 的导通时间,占空比控制输出电压
  1. 按功能分类:
类型输出电压相对输入特点典型拓扑
Buck(降压型)输出 < 输入高效、常用非隔离
Boost(升压型)输出 > 输入常用于电池升压非隔离
Buck-Boost(升降压型)输出可高可低输入电压波动大时使用非隔离、也有隔离版本

2. Buck电路

以下为典型的 降压型(Buck)DC-DC转换器电路,其核心是 XC6366B103MR + 外部PMOS(P2003E)和电感二极管构成的降压拓扑

image-20250906164452541

2.1 Buck工作原理解析

Boost 升压转换的关键点是:通过切换 MOS 管,使电感储能再释放,达到“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”的效果。

2.1.1 导通阶段(P2003E 导通)

  • XC6366 控制 EXT 引脚输出低电平
  • 经由 R1(10Ω)拉低 MOS 管栅极,形成 VGS = VG – VS < 0,P2003E 导通;
  • 同时肖特基 D1 被反向偏置,不导通;
  • 电感 L1 储能(电流增大);
  • 电池 BAT 电压通过 Q1 → L1 → C1/C2 → Vout。

2.1.2 关断阶段(P2003E 截止)

  • XC6366 控制 EXT 悬空(高阻态)
  • R2(10k)将 MOSFET 栅极拉回 BAT(源极电位),P2003E 关闭;
  • 此时,电感两端电流不能突变,电路仍然在运行,产生高压推动 D1 导通;

2.2 电压的输出公式

伏秒平衡原理指的是:在一个周期内,电感两端的平均电压为 0。

伏秒平衡”(Volt-second balance)是电感类电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,广泛应用于Buck、Boost、Buck-Boost 等 DC-DC 开关电源电路设计中。即:
$$
\frac{1}{T} \int_0^T V_L(t) \, dt = 0
$$

导通(Ton)期间
$$
V_L = V_{in} – V_{out}, \quad \text{持续时间} = D \cdot T
$$
关断(Toff)期间
$$
V_L = – V_{out}, \quad \text{持续时间} = (1 – D) \cdot T
$$
根据伏秒平衡:
$$
(V_{in} – V_{out}) \cdot D \cdot T + (-V_{out}) \cdot (1 – D) \cdot T = 0
$$
化简得:
$$
V_{out} = D \cdot V_{in}
$$

2.3 元件选型

2.3.1 基本参数定义

参数符号含义
Vin输入电压
Vout输出电压
Iout输出电流
fsw开关频率
D=Vout/Vin占空比
ΔIL电感纹波电流,建议为 Iout的 20%~40%
ΔVout输出电压纹波,设计目标,一般为 1%~2%

2.3.2 电感(Inductor)

用于储能、抑制电流纹波。
$$
L = \frac{(V_{\text{in}} – V_{\text{out}}) \cdot D}{f_{\text{sw}} \cdot \Delta I_L}
$$
推荐选择纹波电流:
$$
\Delta I_L = (0.2 \sim 0.4) \cdot I_{\text{out}}
$$


2.3.3 输出电容(Cout)

用于抑制输出电压纹波。
$$
C_{\text{out}} \geq \frac{\Delta I_L}{8 \cdot f_{\text{sw}} \cdot \Delta V_{\text{out}}}
$$
这只是理想计算,实际还要考虑 ESR(等效串联电阻)造成的纹波电压:
$$
\Delta V_{\text{ESR}} = \Delta I_L \cdot \text{ESR}
$$


2.3.4 开关管(MOSFET)

选型依据:

  • 耐压

$$
V_{\text{ds}} > 1.2 \times V_{\text{in}}
$$

  • 电流

$$
I_{\text{ds}} > I_{\text{out}} + \frac{\Delta I_L}{2}
$$

  • Rds(on) 越小越好
  • 开关速度适应频率(Qg 小)

2.3.5 二极管(整流管)

在非同步 Buck 中用于续流。

  • 反向耐压

$$
V_{\text{rr}} > V_{\text{in}}
$$

  • 电流

$$
I_f > I_{\text{out}}
$$

  • 选用快恢复二极管或肖特基二极管(速度快,VF 小)

2.3.6 输入电容(Cin)

缓冲输入电流脉动,减小 EMI。
$$
C_{\text{in}} \geq \frac{I_{\text{out}} \cdot D \cdot (1 – D)}{f_{\text{sw}} \cdot \Delta V_{\text{in}}}
$$


2.3.7 补偿网络(用于控制环路)

这个属于控制系统设计范畴(电压模式 / 电流模式控制),可选型常用 TL431 + 运放反馈网络。


2.3.8 示例计算

假设设计一个:

  • 输入电压:12V
  • 输出电压:5V
  • 输出电流:2A
  • 开关频率:500kHz
  • 允许电感纹波:0.4A
  • 电压纹波目标:50mV
  1. 占空比:

$$
D = \frac{5}{12} \approx 0.417
$$

  1. 电感值:

$$
L = \frac{(12 – 5) \cdot 0.417}{500000 \cdot 0.4} \approx 14.6 \mu H
$$

  1. 输出电容:

$$
C_{\text{out}} \geq \frac{0.4}{8 \cdot 500000 \cdot 0.05} = 200 \mu F
$$

3. Boost电路

image-20250906164505572

3.1 Boost工作原理解析

Boost 升压转换的关键点是:通过切换 MOS 管,使电感储能再释放,达到“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”的效果。

3.1.1 导通阶段(DTS2318导通)

  • XC9104 控制 EXT 引脚输出高电平,拉高 MOS 管栅极,形成 VGS = VG – VS > 1,P2003E 导通;
  • 同时肖特基 D1 被反向偏置,不导通;
  • 电感 L1 储能(电流增大);
  • 电池 BAT 电流通过 BAT → L2 → Q1 → GND;
  • Vout 由C6、C7提供。

3.1.2 关断阶段(DTS2318 截止)

  • XC9104 控制 EXT 引脚输出低电平,P2003E 关闭;
  • 此时,电感两端电流不能突变,电路仍然在运行,产生高压推动 D2 导通;
  • 电池 BAT 电流通过 BAT → L2 → D2 → C6、C7、Vout;

3.2 电压输出公式

导通(Ton)期间
$$
V_L = V_{in}, \quad \text{持续时间} = D \cdot T
$$
关断(Toff)期间
$$
V_L = V_{in} – V_{out}, \quad \text{持续时间} = (1 – D) \cdot T
$$
根据伏秒平衡:
$$
V_{in} \cdot D \cdot T + (V_{in} – V_{out}) \cdot (1 – D) \cdot T = 0
$$
化简得:
$$
V_{out} = \frac {V_{in}}{1-D}
$$

3.3 元件选型

3.3.1 基本参数定义

参数符号含义
Vin输入电压
Vout输出电压
Iout输出电流
fsw开关频率
D占空比,公式 D = 1 – Vin/Vout
ΔIL电感纹波电流,建议为 Iout 的 20%~40%
ΔVout输出电压纹波,一般为 Vout 的 1%~2%

3.3.2 电感(Inductor)

Boost 电感用于储能,导通期间储能,关断期间释放能量。
$$
L = \frac{V_{\text{in}} \cdot D}{f_{\text{sw}} \cdot \Delta I_L}
$$
推荐纹波电流选择:
$$
\Delta I_L = (0.2 \sim 0.4) \cdot I_{\text{out}}
$$


3.3.3 输出电容(Cout)

输出电容用于滤除纹波,Boost 输出端纹波受负载影响大。
$$
C_{\text{out}} \geq \frac{I_{\text{out}} \cdot D}{f_{\text{sw}} \cdot \Delta V_{\text{out}}}
$$
同时也要考虑 ESR 引起的纹波:
$$
\Delta V_{\text{ESR}} = \Delta I_L \cdot \text{ESR}
$$


3.3.4 输入电容(Cin)

Boost 电路输入电流是脉动的,因此 Cin 用于减小输入电压波动。
$$
C_{\text{in}} \geq \frac{\Delta I_L}{f_{\text{sw}} \cdot \Delta V_{\text{in}}}
$$


3.3.5 开关管(MOSFET)

MOS 负责开关控制,是整个 Boost 效率的关键器件:

  • 耐压选择:

$$
V_{\text{ds}} > 1.2 \times V_{\text{out}}
$$

  • 电流能力:

$$
I_{\text{ds}} > I_{\text{out}} + \frac{\Delta I_L}{2}
$$

  • 其他参数:
  • Rds(on) 越小越好(导通损耗小)
  • Qg(栅电荷)越小越好(切换快)
  • 尽量选用逻辑电平驱动 MOS(便于控制)

3.3.6 二极管(整流管)

Boost 拓扑中,二极管是关键续流路径,其速度和导通压降影响效率和输出品质。

  • 反向耐压:

$$
V_{\text{rr}} > V_{\text{out}}
$$

  • 正向电流:

$$
I_f > I_{\text{out}}
$$

  • 选型建议:
  • 选用肖特基二极管(低 VF、开关快)
  • 注意封装温升和散热问题

3.3.7 补偿网络(可选)

Boost 控制系统也需要反馈环路:

  • 电压模式控制或电流模式控制
  • 常见形式为:误差放大器 + 电阻分压 + RC 网络
  • 如果使用 TL431,可组成可调输出控制环路

3.3.8 示例计算

假设设计一个 Boost 电源:

  • 输入电压 Vin = 3.7V
  • 输出电压 Vout = 12V
  • 输出电流 Iout = 0.5A
  • 开关频率 fsw = 500kHz
  • 电感纹波 ΔIL = 0.2A(40%)
  • 电压纹波 ΔVout = 0.1V(0.8%)

计算如下:

  1. 占空比:
    $$
    D = 1 – \frac{3.7}{12} \approx 0.6917
    $$
  2. 电感值:
    $$
    L = \frac{3.7 \cdot 0.6917}{500000 \cdot 0.2} \approx 25.6\ \mu H
    $$
  3. 输出电容:
    $$
    C_{\text{out}} \geq \frac{0.5 \cdot 0.6917}{500000 \cdot 0.1} \approx 6.9\ \mu F
    $$
    实际推荐取值:22μF~100μF,低 ESR 陶瓷电容为佳。

4. Buck-Boost电路

image-20250906164518068

4.1 Buck-Boost 工作原理解析

Buck-Boost 电路的关键特性是:输出电压既可以高于也可以低于输入电压,且极性与输入相反(传统反向拓扑)

核心器件为:电感、MOS 管、二极管和输出电容。控制方式和 Boost 类似,但输出负极接地不同。

4.1.1 导通阶段(MOS 导通)

  • MOS 管导通,电流路径为:
    Vin → MOS → L → GND
  • 电感 储能(电流增大);
  • 二极管 D 被 反向偏置,输出由负载电容供电;
  • 负载无输入,靠 Cout 放电维持。

4.1.2 关断阶段(MOS 截止)

  • MOS 管关闭,电流不能突变;
  • 电感与 Vin 极性反转,推动电流流过二极管 D;
  • 电感放能:
    L → Cout → 负载 → D
  • 输出为负极性电压:Vout<0

4.2 输出电压公式

仍采用伏秒平衡分析:

在导通时间 D · T
$$
V_L = V_{in}
$$
在关断时间 (1-D) · T
$$
V_L = – V_{out}
$$
根据伏秒平衡:
$$
V_{in} \cdot D + (-V_{out}) \cdot (1 – D) = 0
$$
化简得:
$$
V_{out} = – \frac{D}{1 – D} \cdot V_{in}
$$

输出电压与输入成负比,极性反转,大小依赖于占空比 D。


4.3 元件选型

4.3.1 基本参数定义

参数符号含义
Vin输入电压
Vout输出电压(负值)
Iout输出电流
fsw开关频率
D占空比,公式:D =-Vout/(Vin – Vout)
ΔIL电感纹波电流,建议为 Iout 的 20%~40%
ΔVout输出电压纹波

4.3.2 电感(Inductor)

导通时储能,关断时释放:
$$
L = \frac{V_{\text{in}} \cdot D}{f_{\text{sw}} \cdot \Delta I_L}
$$


4.3.3 输出电容(Cout)

输出电容稳定输出,减小纹波:
$$
C_{\text{out}} \geq \frac{I_{\text{out}} \cdot D}{f_{\text{sw}} \cdot \Delta V_{\text{out}}}
$$
同样注意 ESR 引起的纹波:
$$
\Delta V_{\text{ESR}} = \Delta I_L \cdot \text{ESR}
$$


4.3.4 输入电容(Cin)

补偿输入电流脉动:
$$
C_{\text{in}} \geq \frac{\Delta I_L}{f_{\text{sw}} \cdot \Delta V_{\text{in}}}
$$


4.3.5 开关管(MOSFET)

  • 耐压要求:
    $$
    V_{\text{ds}} > |V_{\text{out}}| + V_{\text{in}}
    $$
  • 电流要求:
    $$
    I_{\text{ds}} > I_{\text{out}} + \frac{\Delta I_L}{2}
    $$
  • 选型要点:Rds(on) 小、Qg 小、体二极管快

4.3.6 二极管(整流管)

续流输出电流,导通时电流大:

  • 反向耐压:
    $$
    V_{\text{rr}} > |V_{\text{out}}|
    $$
  • 电流能力:
    $$
    I_f > I_{\text{out}}
    $$
  • 建议使用肖特基或快恢复二极管

4.4 示例计算

设计一个 Buck-Boost 电源,满足以下需求:

  • Vin = 5V
  • Vout = -12V
  • Iout = 0.5A
  • fsw = 500kHz
  • ΔIL = 0.2A(40%)
  • ΔVout = 100mV

  1. 占空比:

$$
D = \frac{12}{5 + 12} = \frac{12}{17} \approx 0.706
$$

  1. 电感值:

$$
L = \frac{5 \cdot 0.706}{500000 \cdot 0.2} \approx 35.3 \mu H
$$

  1. 输出电容:

$$
C_{\text{out}} \geq \frac{0.5 \cdot 0.706}{500000 \cdot 0.1} \approx 7.06 \mu F
$$

实际推荐值:22μF~100μF,并联陶瓷电容降低 ESR。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